武科大网讯(见习记者覃垚)为深入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,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创业团队的创新创业能力,3月18日,我校第九届“互联网+”大赛专项训练营第一期培训在黄家湖校区11A417报告厅举行。我校副校长吕勇、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张会利、各学院党委副书记,以及参加“沁湖杯”创新创业大赛路演的26支创业团队的指导教师和负责人参加活动。活动由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冯育强主持。
吕勇对本次训练营和我校2023年“互联网+”大赛组织工作提出要求。他强调,各学院要高度重视,做到以赛促教、以赛促改、以赛促建,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;各单位要协作联动、多点发力,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”大赛的备赛工作,确保参赛团队全面落实培训专家的各项意见和建议;学生要及时消化培训内容,同指导老师一起反复打磨项目计划书和PPT,不断提高参赛项目的质量与水平。
武汉市“十佳创业导师”、赛伯乐绿科投资集团湖北合伙人李珂对如何备赛“互联网+”大赛做了系统培训。李珂以评审专家的视角,详细分析了“互联网+”大赛的评审规则和打分要点,帮助团队熟悉“互联网+”比赛规则,理解并掌握优秀项目基本框架及特征,为参赛选题方向,以及项目的挖掘培育提供了思路。他强调,“互联网+”大赛中,项目是否得到市场验证,是否结合了学校优势学科是评委关注的重点,各参赛团队需从这些方面进行更深入思考。
开营仪式上,张会利对我校首届“沁湖杯”双创大赛进行总结,充分肯定了我校学生在大赛中的优异表现。张会利指出,大赛遴选出了一批重点培育项目,但仍存在实战型项目少、项目类别单一、项目计划书还不够规范等问题,期望学生团队通过专项训练后能进一步提高项目参赛水平。
学生代表李伟分享了他的“互联网+”参赛经历。他表示,团队需注重项目本身的发展,团队成员更要从任务导向转变为目标导向,在项目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,积极和指导老师、专家评委沟通交流。只要稳扎稳打提升项目质量,每个项目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。
武汉大学硕士、连续创业者、武汉市“创客十佳”、“互联网+”国赛金奖(入围四强争夺赛)获得者唐佳杰,以参赛选手视角对学生创业团队进行指导。唐佳杰分享了从市场痛点到目标实现的一系列项目思路,从时间、宏微观、主客观三个纬度分析项目商业逻辑和创业逻辑。PPT设计师、武汉一方形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肖谢妮娜对参赛PPT制作进行指导。
据悉,此次专项训练营活动为我校迎125周年校庆 ——“敢闯会创 为校争光”创新创业系列活动之一。培训分为三期,邀请“互联网+”大赛顶级专家对各团队进行系统性、创新性、开拓性的专项训练,对各团队项目进行全方位指导。